我院成功承办河北工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科幻与未来”高端论坛
时间:2022-12-12 来源: 访问量:
12月10日下午,河北工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科幻与未来”高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办,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京津冀研究中心文化传播与外译分中心及河北工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中心承办,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全国少儿科幻联盟及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科幻委员会协办。来自国内外的十二位知名科幻作家与专家学者、全国各高校师生、科幻文学爱好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科幻与未来”高端论坛主视觉图
本次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主题演讲环节,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马国伟致开幕词,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宋明炜,科幻作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普作协荣誉理事、中国科普作协科幻研究创作基地主任王晋康,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吴岩,未来学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七届常务理事郑军,科幻作家、现任中国科普作协理事、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会长江波,科幻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幻专委会副主任凌晨,围绕“科幻与未来”主题发表演讲,从文学的角度对科幻和未来进行谈论。论坛的下半场为学术研讨环节,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立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黄鸣奋,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省作家协会特约评论家乔世华,分别从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工作领域,围绕论坛主题开展了学术研讨。论坛的尾声,由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卫英对嘉宾发言作出点评,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石梅芳进行总结。本次论坛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担任线上会议主持人。
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马国伟副校长首先代表河北工业大学对“科幻与未来”高端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线上参加此次论坛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论坛是为河北工业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献礼,并介绍了河北工业大学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和突出成就。他指出,古有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的神话,今有嫦娥1号探月,天鲲号填海造岛。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科学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幻作为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类型,是科学与幻想的结合,虚构与现实的结合,是连接科学技术的现实性、想象性和未来性的最佳媒介。科幻总是面向未来的,正如科技的发展也总是超前的。更重要的是,科幻在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其社会影响和后果,在对科学的可能性、人类的潜能和社会的未来景观进行符合情理、合乎逻辑的想象,用未来的视角反观当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此次知名科幻作家和科幻研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科幻与未来”的主题进行探讨,对繁荣科幻创作和研究,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升科学素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马国伟致辞
身处美国的宋明炜教授以“科幻作为文学的‘当代性’与‘未来性’”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文学的“当代性”与“未来性”,并不是一个内容或者主题的问题,而根本是一个诗学问题,他从文学中的“未来”着眼,对《三体》系列及科幻这一文学类型不吝赞美,并深入剖析了科幻文学的文学性与思想性。
宋明炜以“科幻作为文学的‘当代性’与‘未来性’”为题发言
王晋康就“文学是人学——人是什么?”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将来并非一定是科幻文学被纳入主流文学之内,而是主流文学中会更多地出现探讨科学技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的作品,即所谓的“科幻现实主义文学”,当科学技术真切地触及人类的生命之核时,这样的趋势便发生了。
王晋康以“文学是人学——人是什么?”为题发言
吴岩对“中国科幻小说中的蓝图未来主义”进行了阐释,他曾在早年提出,中国科幻的创作应当秉持“未来主义”,这也是中国科幻产生之初便存在的一种创作流派,而“蓝图未来主义”则是通过新符号及其产生的结构去建构未来蓝图,并通过作品去传递未来蓝图的思想。吴岩认为,在当下的科幻创作中如何让蓝图未来主义小说更多出现,可能是面对未来的重要方法。
吴岩就“中国科幻小说中的蓝图未来主义”进行主题发言
郑军就“科幻与未来学”进行了主题发言。他从20世纪70年代的未来学潮流讲起,梳理了未来学的诞生与发展历程,并阐述了未来学的发展对科幻文学创作的深远影响,最后表示期待未来学能够再次与中国科幻文学深度互动、共同发展。
郑军以“科幻与未来学”为题发言
江波的发言主题是“未来启示录——科幻是如何描述未来的”,他认为科幻文学对人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这是科幻小说有别于其他类型文学的重要因素。他谈到科幻作品中的未来主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技术路线进行规划的未来主义,如阿瑟·克拉克的作品;另一种是将故事设置在某种技术背景下去讲述的社会科学未来主义,如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科幻对于未来的描述,既有一定的预见性,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科幻未来主义预言要有一种审慎的态度。
江波以“未来启示录——科幻是如何描述未来的”为题发言
凌晨的发言题目是“从科幻小说看未来的语言交流”,她从OpenAI 最近发布的免费机器人对话模型 ChatGPT出发,探讨未来人类的交流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新的技术将颠覆人类凭借语言传达信息的模式,脑机接口等技术的成熟将使人与机器的交流更加简单和普遍,AI可能参与的社会生活领域会更广泛。
凌晨以“从科幻小说看未来的语言交流”为题发言
论坛的下半场为学术研讨部分,各位专家学者从科幻电影、科幻研究、科幻文学等角度探讨了未来科幻影视工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动画创作团队联合制作改编的电影短片《哪吒》获得釜山国际艺术节数字媒体/动画单元金奖、日本东京映画赏最佳亚洲影片铜奖,并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孙立军作为制作该部短片的总监制分享了《哪吒》的制作过程,并表示科幻电影给了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科技的帮助下,科幻电影的故事性和观赏性都得以增强;未来,由人类与科技共同塑造的虚拟角色将占据影视表演的半壁江山,且为科幻小说的影视转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孙立军以“从《哪吒》小说改编到《哪吒》影片的创作谈”为题发言
尹传红以“大变革时代科学与伦理的‘碰撞’”为题,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碰撞产生的鉴往知来的智慧和启迪,表示当下技术正在快速地改变现实,诸多科学技术的应用陷入道德困境,提倡人类要以人文视角关注人与技术的关系转型,在科技的帮助下建立更好的未来。
尹传红以“大变革时代科学与伦理的‘碰撞’”为题发言
黄鸣奋以“拥抱未来的科幻电影创意”为题进行分享,他指出,创意是科幻电影立足之本,以“创意”为纲,可以打通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界限,使时空真正成为既无边又具备逻辑联系的连续体。
黄鸣奋以“拥抱未来的科幻电影创意”为题发言
乔世华的发言题目是“科幻该如何洞见未来——从茅盾的科幻观说起”,他阐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茅盾对童恩正的《五万年以前的客人》《古峡迷雾》等科幻小说的评价,认为茅盾对科幻写作的另类观察或将启发今天的科幻写作者如何更具读者意识,让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继相融。
乔世华以“科幻该如何洞见未来——从茅盾的科幻观说起”为题发言
王卫英结合个人体会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从科幻影视改编、科幻创作、科幻理论研究等方面分享了精到的见解,表示虽然科幻与技术、科幻与未来是科幻创作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最受关注的主题依然是科幻作品中所反映的现实思考。
论坛尾声,外国语学院院长石梅芳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首先对与会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表示诚挚谢意,并介绍了外国语学院的发展与现状,表示我院现阶段在科幻文学领域的研究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相信未来可期,外国语学院将在课程建设、翻译实践、课题培育等方面持续鼓励师生关注科幻领域研究及科技与伦理等问题,同时增强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等科幻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希望翻译推广更多当代中国科幻作品,在学术研究领域积极推动科幻文学研究,为中国科幻的发展繁荣尽绵薄之力,并邀请各位老师有机会莅临河北工业大学与我院师生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外国语学院院长石梅芳对此次会议进行总结
此次论坛作为河北工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成功举办,为我校及我院在科幻文学研究领域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等知名机构、作家与专家学者的合作开拓了广阔空间。同时也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吸引更多的科幻作家、学者继续围绕科幻展开深入的创作与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科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