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
时间:2025-03-17 来源: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化河北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结对共建”工作效果,2025年3月14日下午两点,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大赛。比赛特邀河北工业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刘丽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秦宁波教授,人文与法律学院副院长闫文博教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李有芳教授作为专家评委。
来自英语系、日语系、法语系、公共英语教学一部、二部、三部、第二外语教研室的10位教师参赛。比赛由河北工业大学学术英语中心主任樊华主持,外国语学院陈耀庭副院长致开幕辞,学院领导及教师代表现场观摩。
(陈耀庭副院长致开幕辞)
比赛设置了“知识模块”与“课程模块”双赛道,要求选手在10分钟内完成说课展示。参赛教师立足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精彩呈现了各自课程特点和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英语系教师蒋鹤莉老师、刘晓华老师分别从“企业招聘”和“科幻文学”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文化对比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切入课程思政元素。第二外语教研室的王真老师,日语系李念念老师、法语系张璐老师和范莹莹老师分别就“日语文化”“法语新闻解析”等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来自公共英语教学一部、二部、三部的杨宏老师、井媛老师、朱丽静老师、侯晓丹老师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思路,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国际视野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堂教学。
最终,日语系李念念老师凭借《高级日语B》课程案例设计,以清晰的逻辑架构、创新的思政融入路径斩获一等奖。刘晓华老师及杨宏老师获得二等奖;朱丽静老师、井媛老师、蒋鹤莉老师获得三等奖;侯晓丹老师、张璐老师、范莹莹老师、王真老师获得优秀奖。
(比赛评委打分中)
在点评环节,刘丽冰教授强调课程思政需遵循“教学即研究”的理念,倡导构建“语言教学+课程思政”研究范式及方法,发挥文科语言类学科的优势,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她指出,现在校内各类教学研究课题和比赛水平提升迅速,已从教学工作积累总结阶段上升到真正的教学研究层面。在本次比赛中,多数老师在课程思政设计时,过于注重描述工作,未将学情分析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程思政融合的核心应是助力课程目标实现。案例设计要有针对性,明确解决的问题,对比他人方法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论依据;说课要具备合理性,经分析让方法或研究具备正确性;还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实施过程可推广且实践有效果。建议老师们多观摩网上课程思政大赛优秀案例、获奖者视频或名师讲座,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水平。
秦宁波教授逐一点评十位选手教学案例,指出课程思政需避免“贴标签”和“两张皮”,应注重“盐溶于水”的隐形渗透。建议通过“主题延伸”拓展课程内容与深度;闫文博教授以“春风化雨,盐溶于水”为喻,强调隐性思政的渗透艺术,指出在案例设计的形式上,有待整合和统一;李有芳教授分享其他院校的优秀课程建设案例,为课程设计提供新视角。建议教师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语言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内核,构建具有外语特色的思政育人体系。
(刘丽冰教授为比赛精彩点评)
(秦宁波教授为比赛精彩点评)
(闫文博教授为比赛精彩点评)
(李有芳教授为比赛精彩点评)
(刘丽冰教授为一等奖获得者李念念颁奖)
(石梅芳院长为二等奖获得者刘晓华、杨宏颁奖)
(闫文博教授、李有芳教授、秦宁波教授为三等奖获得者朱丽静、井媛颁奖)
(陈耀庭副院长为优秀奖获得者王真、侯晓丹、范莹莹、张璐颁奖)
比赛现场特别设置了“课程思政知识问答”环节,通过扫码答题形式激发教师参与热情,10位幸运观众获赠精美奖品。比赛尾声,全体参赛教师与评审专家、外国语学院领导合影留念。